专家介绍

吴雄志
报告主题
吴门手针:手太阴、阳明经穴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史灵芝
报告主题
头针在临床治疗中的新进展与研究探讨
摘要

陈德成
报告主题
动筋针治疗痛症的机理和流程
摘要

拉蒙马利亚卡尔杜克
报告主题
中医国际化:架起中国与西语国家公民之间对话与理解的桥梁
摘要

陈业孟
报告主题
经筋理论的演绎与现代应用
摘要

吴滨江
报告主题
试论千年来经络理论之偏颇 --还“经气循行”理论和临床上应有之地位!
摘要

唐铁军
报告主题
中西医诊治急性脑出血的基本原则探讨
摘要

郑建华
报告主题
中医“热结旁流”的诊疗经验--附验案二例
摘要

王文成
报告主题
脉诊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

曾世宗
报告主题
应对顽固疑难皮肤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思路及典型病案
摘要

曾缙云
报告主题
正确有效的减肥针灸疗法
摘要

江丹
报告主题
针灸, 中医调周促孕核心技术及其意义
摘要

祝跃平
报告主题
精气神同调针灸一诊疗法
摘要

田 延
报告主题
中华医药学一绝----小儿推拿
摘要

海金斯
报告主题
中土为枢:中医“中土”之道的重要性
摘要

汤淑兰
报告主题
调周法与辨证法结合治疗不孕症
摘要

Serg Mezhov
报告主题
中医方法选择
摘要

黄国健
报告主题
介绍浅刺解结针法治疗痛症相关的“疑难疾病”
摘要

王福麟
报告主题
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和方法势在必行
摘要
针灸中医, 作为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的代表,以其临床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泛、安全、费用低廉等特点,已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中医理论、诊治等术语也已纳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出版的第11版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11),以方便中医或传统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尽管针灸中医药已被全球接受,但许多临床研究对已熟知针灸中药疗效的病症,未能得出有效/肯定的结论,如膝骨关节炎、脑血管意外等。此类有悖事实的错误研究结果,既浪费了时间和资源,也违背了循证医学的初衷。是这些研究者对针灸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不够,还是误用了研究理念和分析方法,或者是研究设计、实施有问题? 也许,所有这些原因都与错误结论有关。
整体观和的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个体化诊疗已延续了数千年。 这种诊疗特点和原则不仅认识到遗传、体质、饮食、生活方式、文化和宗教、社会和自然环境、时间和季节、疾病/发作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而且还考虑了身心、人与人,人和环境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以及身体和宇宙/环境的其他相互关系,反应了中医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思维。 因此,在现代医学主导的科研政策环境下,完全照搬现代医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对针灸中医药疗效的评价,既没有尊重传统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特点,也没有充分考虑病人、病证个体间差异,更忽略了身心、人和环境等的交互作用, 得出错误结论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将探讨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和方法以准确评估特定疾病或证候的临床疗效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王波
报告主题
沙棘参芪颗粒的免疫调节基础与临床研究-基于中国和瑞士患者体质
摘要

张世平
报告主题
基于人工智能舌诊的智慧健康平台:推动中医创新发展
摘要
本次演讲展示ecbothk.com智能平台——这是一个通过AI舌诊技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智能化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多项数字评估工具,包括AI舌象特征分析、糖尿病舌象筛查、中医体质诊断、中医证候诊断,以及针对亚健康状态和生活方式的综合健康评估。
基于诊断结果,平台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食疗建议,助力自主健康管理。对中医师而言,该系统提供了记录患者健康档案、追踪治疗进程及开展远程诊疗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可成为医师展示专业服务的平台。
我们相信,通过推动现代化、普惠化、数据驱动的中医实践,该平台将在全球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发挥关键作用。

林久怀
报告主题
大洋洲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传统医药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健康、疾病和治疗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在大洋洲地区,尤其澳大利亚,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传统医药文化,澳洲土著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与自然环境的密切互动中,逐渐发展出以植物疗法为核心的原生态传统医药养生。中医药文化自19世纪起逐步传入澳洲,并与当地传统医药文化产生交汇与融合。本文重点探讨中医药文化在澳洲传承与发展,并对本人来澳大利亚十几年来创立的中华国医堂联盟如何将中医药文化与澳洲传统医药文化理念相融合的心得和体会。